1月10日,岛城部分中小学生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参观,体验110民警的日常工作。
内容来自www.110hn.cn
每当遇到困难或者碰到不法分子时,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。然而,很少有人了解110接警员背后的故事:要懂得随机应变、要做一张“活地图”……今年1月10日是全国第十七个“110宣传日”,也是青岛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成立的第二十个年头。10日当天,记者采访了莱西市公安局110指挥调度科的接警员崔海燕,听她讲述110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。 copyright 110hn.cn
接警员都是“活地图”
“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时,以为不过是接接电话,后来才发现,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。”莱西市公安局的崔海燕,2007年成为该局 110指挥调度科的一名接警员。“崔海燕说,刚来到这个岗位时,如何熟知每一条街巷的名字并迅速确定报警人物具体位置 、最快调配附近警力……都让她“无法控制地发慌”,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接警员,比我想得要艰难许多”。
内容来自www.110hn.cn
“每接起一个电话,就承担了一份责任,尤其是地理信息不明确,很可能导致出警时间的延误。”崔海燕说,刚开始工作时,最难的就是确定报警人的具体地理位置。“因为我的老家并不在青岛,不仅不熟悉莱西的道路,甚至连这里的方言也听不懂。”崔海燕说,为了熟悉各派出所所属辖区,在刚培训时专门有民警带着她们四处绕,辖区民警也来做讲解,“我还专门买了一张地图,反复画,并利用业余时间,坐公交车反复查看。”如今,崔海燕不仅对莱西市区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,对各个乡镇、村庄也非常熟悉,“其实,所有的接警员都是一张‘活地图’,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。”崔海燕说。
一通电话打掉传销团伙
2007年至今,崔海燕共接处各类报警求助2万多起,无一宗群众投诉。“2011年6月份,我接到一个‘无声’的报警电话。”崔海燕说,接通电话后,对方却一直不说话,电话中只转来类似讲课的声音。“一开始我怀疑是不是有人拨错了号码,但细听了一会儿后,感觉对方好像身处一个传销窝点,报警人肯定是不方便说话”。挂断电话后,崔海燕决定冒充报警人的表姐,并用自己的手机拨打对方的电话,巧妙设置对话,获得了报警人所处的具体位置。“我们迅速指令派出所出警,在半个小时内就捣毁了这个传销窝点,解救出该报警女子。”崔海燕说。
copyright 110hn.cn
加班成常态,愧对儿子 copyright 110hn.cn
“110报警服务台要全天24小时受理人民群众的报警和求助,加上人员少、工作时间长、劳动强度大,生活作息完全没有规律。”莱西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。 本文来自110hn.cn
“2007年底,我调到110指挥中心时,儿子才刚刚3岁。”崔海燕说,自己没有固定的节假日,而且常常加班加点工作。“老公出差时,我只能把孩子交给双目失明的母亲看管 。现在儿子已经9岁了,这么多年来,我都没能陪儿子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。”崔海燕说,“我一直感觉自己有愧于孩子。新的一年里,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陪儿子一起过一个完整的周末。”
copyright 110hn.cn